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DR. MARTENS 15年秋冬季 — HOGARTH名作《A RAKES PROGRESS》


William Hogarth17世紀英國畫家、版畫家及社會評論家,作品勾勒倫敦獨的社群和活動,以突顯其繽紛豐富的社會文化。Dr. Martens15年秋冬季與The Soane Museum攜手,以Hogarth最著名的畫作《A RAKES PROGRESS》為藍本,創作出涵蓋多款鞋履及配飾的別注系列。《A RAKES PROGRESS》以諷刺的手法,描繪鄉村小子Tom Rakewell在繼承豐厚遺產後,由生活富庶至落得貧困下場的歷程。在畫作中,主人翁的家財不是在賭局中輸光,便是在一個個午後,於Covent Garden臭名昭著的酒吧Rose Tavern中放蕩地揮霍掉。其後,他只好與一位富有的單眼女子成婚,卻又再次在賭局中散盡家財,並因欠下賭債入獄。最後,主人翁在環境惡劣的Bedlam精神病院中受精神病折磨而死。



別注系列以《A RAKES PROGRESS》多幅畫作為靈感,創作出Fall鞋履及Decline短靴。中性款式適合男女穿著,備有313號英國尺碼,並採用Softy T皮革縫製,鞋身及鞋頭位置印有畫作中各個情景。此外,品牌於本季新増11吋皮革斜揹袋,令系列更為完滿。斜揹袋同樣以印花Softy T皮革製造,於Dr. Martens專門店獨家發售。 



香港眼科醫學院與香港眼科學會 假奧海城辦「眼醫與您之健康使用電子屏幕」公眾教育展覽‏



視力測試攤位歡迎參加 講座剖析多種常見眼疾

智能電話、平板電腦及視像遊戲等電子屏幕產品迅速普及,令不少成人及幼童加入成為「低頭一族」。其中,香港眼科醫學院與香港眼科學會較早前進行一項「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大約三分之一幼兒早於兩歲之前已開始接觸電子屏幕產品,不符合香港及國際有關指引,而每天使用時間可達兩小時及可引致眼睛健康受損等問題,引起公眾極大迴響。

香港眼科醫學院與香港眼科學會特別將於102327日假奧海城二期地下主題中庭舉辦以健康使用電子屏幕主題的展覧,介紹多種常見眼疾及資訊,包括電腦視力綜合症、近視、老花、乾眼症、斜視及剖析藍光傷眼之謎,藉此提高公眾對預防眼疾的意識。

現場的一班眼科醫生更會於1025日下午進行一連串講座,講解有關眼睛保健﹑近視﹑乾眼症及斜視等常見眼睛問題。會場內亦設有多個富教育意義的視力測試攤位,為公眾提供免費眼睛健康諮詢﹑乾眼及斜視檢查,並以輕鬆的遊戲,讓大家體驗近視與老花,同場亦設有色覺﹑斜視及立體感篩查等。歡迎市民攜同家中幼童一同參與,一起認識自己的眼睛和視力健康。

香港眼科醫學院院長周伯展醫生指出:「電子屏幕產品對兒童健康構成潛在風險,香港是全球近視病發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家長需要在學前階段預防子女患上近視,而近視兒童亦必須在幼年期及早矯正。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學前兒童接受眼睛檢查,因為零至八歲為兒童眼疾治療黃金期,在這年紀之前視力出現任何異常,透過眼睛檢查可以及早察覺予以治療。否則八歲後才發現,視覺受損難以矯正之餘,更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之成長電腦視力綜合症與藍光等題材近年備受關注,我們希望透過活動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向市民剖析這些眼疾,以達致預防勝於治療。

「眼醫與您之健康使用電子屏幕公眾展覽詳情如下:

展覧
日期:
時間:
地點:
2015102327(星期五至二)
早上10時至晚上10
奧海城二期地下主題中庭

開幕典禮及講座
日期:
時間:










地點:
20151025(星期日)
下午2時 開幕典禮及嘉賓致辭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JP、香港眼科醫學院院長周伯展醫生﹑
         
香港眼科學會會長梁裕龍醫生致開幕辭
下午215分 講座一:漫談眼睛保健 
       (主講:香港眼科醫學院院長周伯展醫生)
下午245分 講座二:近視
       (主講: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任卓昇醫生)
下午315分 講座三:乾眼症
       (主講:香港大學眼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伍立祺醫生)
下午345分 講座四:斜視
             
(主講:香港眼科醫學院會董高德全醫生)
奧海城二期地下主題中庭

攤位

日期:
時間:
地點:
內容:
20151025(星期日)
下午1時至5
奧海城二期地下主題中庭
      眼睛健康諮詢
      近視/老花體驗
      乾眼檢查
      色覺/斜視/立體感篩查
      斜視動感體驗


香港眼科學會會長梁裕龍醫生表示:「眼睛不但是靈魂之窗,眼睛疾病更可能是身體出現其他毛病之先兆。眼科專科以「全人醫治」為本,40歲以上人士應定期由眼科專科醫生進行「眼睛健康檢查」,醫生憑著本身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可根據市民的個人病歷及家族史,監察各種眼科和身體疾病的初期徵兆,防患於未然,即使發現可能的潛在疾病,亦得以病向淺中醫。